English

重庆:西部崛起的国际化都市

2000-07-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蓬 我有话说

6月22日中午12时20分,一架韩国韩亚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该航班也标志着重庆到汉城航线的正式开通,至此,重庆已经开通了到日本名古屋、德国慕尼黑、泰国曼谷和汉城等四条直航的国际航线。江北国际机场也名副其实地具有了“国际性”。

世界近现代史上,重庆的国际知名度很高。在联合国总部巨大的世界地图上,中国标出的城市有四个:北京、上海、南京和重庆。一位美国友人告诉记者,由于过去汉语注音关系,在美国你说ChongQing,恐怕没有人知道,但你讲ChongKing,很多人就会告诉你这是个中国城市的名字。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当年吸引了海外48家新闻媒体的200多位记者云集山城。这在西部对外宣传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三峡工程、直辖效应、西部大开发,这些接连不断的热点成为海外记者们感兴趣的题材,重庆也借此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而不断增加的来访外宾,也自然成为宣传重庆的“活广告”。1999年,重庆接待来渝观光探亲、投资经商的海外客人达26.5万人次,其中不乏外国政要和商界巨子。

直辖使重庆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1998年,加拿大在重庆设立领事馆,日本驻华使馆领事部在重庆设立办公室。今年3月1日,英国驻渝领事馆也正式挂牌。如今,重庆已成为我国西部设有外国外交机构最多的城市。英国驻渝首任领事艾琳女士在开馆时说:“在重庆设立领事馆,是英国与中国西南地区进一步发展令人振奋关系的标志,同时也说明,英国政府意识到中国政府开发西部地区政策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最近,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到我国西部考察,筹划设立领事馆,其中,选择重庆的可能性很大。为筑巢引凤,重庆已专门在城区辟出领馆区,面积由原定的700亩增至1200亩,建成后将是西部最大的领馆区。

各国的商家更是早行人。在去年上海召开的《财富》论坛上,一项调查表明,外商投资首选的西部城市就是重庆。1979年至1999年,重庆累计吸引外商投资24.7亿美元,截至去年底,重庆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2743家。投资的外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领域涉及汽车、机械、轻工、食品、电子仪表、房地产等行业。日本铃木、本田、雅马哈、美国百事可乐、康明斯、英国石油公司、瑞典ABB、荷兰菲利浦、韩国现代等国际知名企业已经在重庆展开合作业务。国际金融界更不甘落后,加拿大丰业银行、日本驻友银行、香港宝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在重庆设立了分行或办事处;加拿大永明保险、美国利宝互助保险、纽约人寿保险、日本安田火灾保险等在渝设立了代表处。众多外商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增加了就业,而且改善了重庆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技术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当然,更实惠的是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据统计,1999年重庆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已达19.6%。

一个都市的国际性,更体现在与外部世界交流和互动上。1999年,重庆外贸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1亿美元。重庆出产的汽车、摩托车、玩具、服装等28个大类3000多种产品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重庆很多企业的眼光不仅仅盯在国内市场,同时还密切关注着海外。在重庆最大的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力帆轰达集团,有三位被称为“空降兵”的高层管理者,他们都是拥有海外永久居住权的中国人。集团之所以任用他们,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他们出入很多国家可以避免众多手续,这使企业能够更迅速地把握对外贸易中稍纵即逝的商机。

从朝天门走向世界的不仅是商人,还有广大市民。在上清寺一家旅行社门口,记者经常看到整装待发的一个个出国旅游的团队。三年来,重庆到海外求学的人员也在成几何级数增加,有人估计今年会达到2000人。在市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重庆近年外派劳务人员也在增多,1999年底,全市有3000多名外派人员忙碌在世界五大洲的200多个承包工程的工地上。

漫步解放碑广场,看到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有人说那里的繁华很像香港;入夜登船观赏两江,望着独具特色的灯海光流,有人说这里夜景很像纽约,但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最近在香港的一次演讲题目给这个国际都市一个更准确的定位:“重庆──进入中国西部的大门,投资的热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